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可再生能源2024》报告,2024年至2030年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5500吉瓦(GW)。
作为IEA的旗舰年度出版物,《可再生能源2024》报告显示,2024年至2030年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5500吉瓦,几乎是2017年至2023年增幅的三倍。
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市场趋势和政府政策,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近60%。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近一半,而2010年仅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虽然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最多,但印度在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
从技术角度来看,得益于大型新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以及企业和家庭屋顶太阳能装置的增加,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太阳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80%。尽管面临挑战,风能行业也有望反弹,2024年至2030年间的装机容量将比2017年至2023年翻一番。
受这些趋势的影响,近70个国家(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80%)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或超过其当前的可再生能源目标。然而,这一增长与近200个政府在2023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国会议上设定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即在本十年内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两倍。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装机容量将达到2022年水平的2.7倍。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至2030年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5500吉瓦,几乎是2017年至2023年增幅的三倍。
但国际能源署的分析表明,如果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实现这三倍目标完全有可能。这包括在明年即将发布的下一轮《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制定大胆的计划,并加强国际合作,以降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高融资成本,这些成本阻碍了非洲和东南亚等高潜力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度超出了各国政府的承受能力。”这不仅是出于减少排放或提高能源安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如今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建设新电厂的最经济选择。
本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增长将在未来十年改变全球电力系统。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增加超过5500吉瓦,几乎相当于中国、欧盟、印度和美国目前的装机容量总和。到2030年,我们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一半的电力需求。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有望产生全球近一半的电力,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将翻一番,达到30%。然而,报告强调,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将太阳能和风能等变革性可再生能源安全地整合到电力系统中。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弃风率(即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弃风率)大幅上升,目前在一些国家已达到10%左右。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应注重整合措施,例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正如国际能源署此前的分析所述,加快解决政策不确定性、简化许可和建设流程、对2500万公里电力线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到2030年实现1500吉瓦的储能容量,将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
总体而言,在可再生电力强劲增长的推动下,预计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23年的13%增至2030年的近20%。
此外,报告指出,实现国际气候目标不仅需要加快可再生电力的部署,还需要显著加快可持续生物燃料、沼气、氢能和电子燃料的采用。由于这些燃料的价格仍然远高于化石燃料,预计到2030年,它们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仍将保持在6%以下。
报告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生产的现状。预计到 2024 年底,全球太阳能容量将超过 1,100 吉瓦,是预计需求的两倍。